江苏无锡:组合拳助推青年干警快速成长成才
让青春在磨砺中闪光
青年干警是检察队伍中最具活力的因子,也是检察事业的未来和希望。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检察机关针对青年干警学历高、理论研究能力强、实践经验少的特点,探索多元化培养机制,为青年干警成长成才提供更多优质资源和服务平台,让青年干警尽快完成从大学生到检察官、再到业务骨干的角色转变。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市检察机关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全省斩获荣誉的青年干警,形成强大人才聚合效应。
青蓝工程
【江阴市人民检察院】
“时刻保持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敏感性,看完案卷后要找到办案的方向,这是我从师傅魏宏溥的指导中得到的宝贵经验。”4月26日,在江阴市检察院举办的五四青年座谈会上,已是未检科副科长的张涛说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
当年,张涛第一次办理复杂案件,7名未成年人涉嫌抢劫、抢夺,案件涉及多项犯罪事实,光是查明每个犯罪嫌疑人参与的具体犯罪事实,张涛就花费了大量时间。
张涛觉得性质这么恶劣的案件批捕之后再起诉就行了,可魏宏溥告诉他这个案子还有很多工作没做。“下一步还要在释法、帮教、预防方面多下些功夫。”魏宏溥的提点,让张涛明白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要做到案结事不了、功夫在案外。
遵循魏宏溥的指导方向,在对涉案的5名未成年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对2名未成年人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后,张涛召集家长、合适成年人举行了座谈会,向家长一一说明批准逮捕、不批准逮捕的理由,并指出家长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判决后,张涛会同法院、司法局针对被判处实刑的5名未成年人制定帮教方案,同时,联合教育部门出台了针对预防在校学生犯罪的“春风行动”。最终,这起案件被评为无锡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典型示范案例优胜奖。
张涛的成长是该院青蓝工程的一个缩影。寓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青蓝工程”,是该院针对检察队伍科班出身多、年轻人多的特点推出的,组织“师傅”和“徒弟”签订《江阴市人民检察院师徒结对协议书》,通过检察业务专家帮带专门人才、专门人才帮带岗位能手的方式培养青年干警。
“只有突出人才的地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营造良好的检察人才成长环境。”该院检察长胡洪平说道。
近年来,该院通过制定《江阴市检察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开创了“青蓝工程”“五彩工程”“三三工程”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从司法办案实际需要出发,在“学、训、赛、考”上狠下功夫,人才培养成效明显,共有30余人次干警获得国家及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有24名干警入选省、市检察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