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蓄力一纪,可以远矣
2018-10-22 14:02:00  来源:江阴市人民检察院

  从检十二年,从河南到江阴,从学生到检察官,从单身学子到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从满头乌黑到奶奶灰,往事历历在目。前几日,《暨阳清风》编辑告诉我,创刊的第一期杂志上有我的照片,我一看,那时候的我,头发真的很黑啊……不知不觉十几年过去了。

  从检十二年,犹记得当初我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到江阴检察报到的情形,时任政治处主任赵建新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去政审,我们三个才得以认识,然后相约在2006年8月14日报到,因为15日之前报到可以领取一个月工资,15日之后报到只能领取半个月工资。三个单身汉,由政治处帮我们去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三个房间大小不一,床大小也不一样,如何公平分配成了问题。我们在超市买凉席的时候临时决定采用抓阄这种最公平的方式。

  从检十二年,犹记得院党组为我们打造的“青蓝计划”,在政治处、侦监科、公诉科、反贪局轮岗半年,很快进入角色,融入江阴检察大家庭;犹记得定岗反贪局,师从“老魏”,从书记员做起,一次次连续加班审讯,最长一次连续15天晚上加班。每次加完夜班,我已困得不行,而老魏仍然在考虑明天的讯问提纲,而老魏那时已经50岁出头,老魏这种精神让我钦佩,也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调整到办公室后,我从一个文字新兵,到撰写的讲话材料逐步得到领导的认可,编写的信息简报更是一年被省院录用八期,破我院信息简报被省院录用数量的历史记录;到未检科后,注重创新未检发展思路,率先提出构建未检社会化支持体系,并承办了全国未检社会化支持体系研讨会;注重打造未检精英团队,带领团队取得了一项项荣誉,未检干警先后获得首届全国、全省未检业务竞赛标兵和能手,未检科也因此被最高检表彰为先进集体,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这一切,在我们的《暨阳清风》杂志上都有体现,我的从检岁月也全部装在了这一本本杂志里。

  从检十二年,犹记得结识妻子,风雨同舟,两人凑钱付了首付,边发工资边装修,打造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小窝”。老大“陶陶”的出生,为我们增添了很多乐趣。父母也从此开始了兵分两路带孙子的生活。老二出生,哥哥给他起名“乐乐”,从此哥哥多了一个“玩具”,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逗弟弟玩。老大也变得懂事许多,用自己英语课奖励的“章”为弟弟兑换了网红小飞机。父亲以为快要完成“带娃”任务时,又迎来了第二个孙子,从此在江阴一呆就是八年。

  十二年后,我有幸以在职法学博士生的身份再次回到大学的校园接受回炉训练,以员额检察官的身份经历司法体制改革,虽已奶奶灰,但我将在检察路上无怨无悔……愿《暨阳清风》杂志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里依然伴我们成长。

  编辑:王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