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法治报》江阴检察深化“司法+家庭+社会”协同机制(3月17日A02)
2025-03-20 10:21: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本报讯(通讯员 王笑 记者 郎建强)“今天我们将一起种植多肉植物,通过这个小小的生命,去思考一些关于成长、责任和规则的话题……”3月10日下午,在江阴市西大街社区,江阴市检察院会同江阴市青少年权益保护协会共同举办的“澄爱护苗 澄苗成长——《植树节·话育人》”成长小组活动正在温情开展。

  活动创新采用“亲子平行小组”模式,5名涉错未成年人与家长分别参与相应的主题互动,共同构建家庭成长支持体系。活动共设置四个核心环节——生命隐喻种植、家庭教育团辅、双向赋能探讨及成长延续计划,通过角色代入、实践体验和反思分享,修复亲子关系、强化规则意识,并帮助家庭建立科学教育框架。

  “愿我和这株多肉植物一样,即使枝叶折断,也能扎根新生。”在青少年活动分会场,一名少年这样写道。原来,检察官从“多肉种植”引申到人生隐喻,诠释法律与生命的平衡:“法律如花盆,保护根系不被践踏;规则非束缚,而是自由生长的基石。”社工带领孩子们亲手种植多肉植物、书写“生命寄语”,并通过匿名传递鼓励,感悟善意与责任的力量。

  与此同时,家庭教育指导师在另一场地带领家长们开展深度团体心理辅导。辅导中,家庭教育指导师拿出88张图像卡和88张文字卡组成的心理学工具——欧卡牌,引导家长抽取卡片并联想家庭教育场景,通过随机组合激发潜意识联想,探索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在绘画“理想亲子关系图”环节中,指导师引导家长们用色彩与线条表达期望,并结合案例解析,传授“倾听优先于说教”“规则与情感并重”等科学教育方法。“这张‘紧握的手’让我反思,过度控制可能扼杀孩子的独立性。”一位家长在分享中坦言。

  “平行”课堂中,青少年与家长的体验形成巧妙呼应。在“多肉的困境”头脑风暴环节,孩子们探讨如何应对外界伤害;家长则在团辅中学习“支持而非替代”的沟通技巧。法律圆桌会上,社工强调“法律是社会的花盆”,而家庭教育指导师则向家长传递“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片土壤”理念,呼吁构建尊重与规则并存的教育环境。

  活动尾声,社工带领孩子们启动“30天打卡计划”,承诺养护多肉植物并记录成长;家长则签署“家庭教育行动卡”,制定每周亲子沟通目标。3个月后的“重生故事会”将邀请家庭共同参与,见证植物与生命的蜕变。“今天的活动让我明白,改变需要从自己开始。”一位父亲感慨道。

  今年以来,江阴市检察院已累计开展亲子平行主题活动3场,覆盖家庭15组。跟踪回访显示,90%的参与者表示亲子冲突显著减少,规则意识明显提升,活动推动了涉错未成年人及家长将所学理念转化为长期实践,亲子双方得以持续成长。

  编辑:王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