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阴日报》江阴检察助力江阴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2019-12-24 14:39:00  来源:江阴市人民检察院

  严控公共利益受损风险 公益诉讼精准有效发力

  江阴检察助力江阴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市检察院围绕中心大局,聚焦法律监督,将公益诉讼检察作为保障服务江阴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严控公共利益受损风险,综合运用法律监督、调研分析、预防宣传、科技强检等手段,全面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构建了一套公益损害全域防控体系,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阴,继续当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领跑者贡献了“检察力量”。

  ◎发现公益受损风险,凝聚合力推动行业领域整治

  某公司从2017年8月开始一直处于停产状态,公司车间内却堆放着大量遗留废丙烯酸涂料包装桶,属于HW49类危险废物。这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具有易燃、有毒、腐蚀等特性,对生态环境、群众的生命健康而言是严重的安全隐患。在查明事实后,市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了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对企业违法堆放危险废物的行为进行全面查处。后经调查发现,该公司已倒闭、高管均已失联。经多部门合力,该公司的房产及设备机器最终进入司法拍卖程序,所得资产将用于遗留危险废物的处置。

  在做好诉前检察建议工作的同时,市检察院注重调研分析,发现该类案件暴露出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受高额处置费、处罚费影响,企业擅自超期贮存危废“不去管”;有时候即使企业将危废直接排外的行为构成了污染环境罪,但追诉时效已过,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加上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时过境迁“不好管”;一些即将停产停业或已经倒闭的危废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资金掣肘等原因,往往就将危险废物遗留在厂区内“不愿管”。

  今年9月,市检察院与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共同开展了全市“停止生产活动”生产型企业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行动。该院迅速成立办案组参加联合执法、调阅卷宗、实地走访,对危废领域、执法环节进行全面重点监督,预防可能发生的公益损害结果。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内的80余家停产企业进行了摸排,堵塞环境危害风险点3个,切实消除了环境污染隐患。

  ◎开展检察监督专项行动,开通举报奖励通道

  除了参与危险废物污染防治,2018年以来,市检察院先后开展了国有财产保护、守护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守护长江等专项活动,采用派员参与、调阅卷宗、走访调研等方式,及时发出预警,监督行政部门依法履职。同时,该院在官网、微博、微信、报刊等媒介载体上广泛开展公益诉讼相关法律法规解读、以案释法、微视频展播等工作,形成公益保护普法“大矩阵”。截至目前,该院已发布各类新媒体稿件100余篇,案例30余件,微视频10余条。专门设立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制度,出台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试行)》,明确规定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来信来访、热线电话、官方网站、微信等多种方式举报线索,经调查核实、符合一定条件后能获得奖励,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公共利益保护中来。

  今年4月,市检察院为3名举报人发放了共计6000元的举报奖励金。根据这3名举报人提供的线索,该院成功办理了3起生态环保领域公益诉讼案件。据悉,这是自2018年7月该院出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试行)》以来,发放的首批举报奖金。

  ◎搭建“两中心一平台”,为检察公益诉讼增添科技力量

  牢固树立双赢共赢多赢理念,促进公益诉讼工作顺利开展。2018年以来,市检察院还加大了科技研发投入力量,将检察监督信息化建设作为破解检察公益诉讼工作难题的重要手段,建设了智慧公益诉讼平台、生态环保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心、公益损害风险防控中心。

  据了解,智慧公益诉讼平台以专线接入、数据拷贝、平台共享等方式采集各类行政执法数据、监管数据和舆情数据,实时扫描抓取环境资源保护、国有财产保护、食药安全等领域线索并智能分析研判,能够有效筛查公益损害风险点;生态环保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心配有多种专用检测仪器,检察干警能够自行检测水、气、土壤、食品等物质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针对水污染、大气污染、重金属污染、食品质量问题等进行公益损害风险程度的快速评估。公益损害风险防控中心则是以现有大数据库为基础,通过搭建环境污染源统一管理和共享平台,建立与生态环境部门互联互通的行政执法信息和动态监管数据库,实现对生态环境领域公益损害情况全过程监督和风险智能预警。

  下一步,市检察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部署要求,围绕“美丽江阴”建设目标,全面深入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助推江阴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编辑:王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