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哪吒魔童转世,其实是一部法律宣传片
2019-09-02 10:05:00  来源:江阴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谭雄 王苏燕

  头戴乾坤圈,臂绕混天绫,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

  最近有一部国漫《哪吒之魔童降世》铺天盖地地火了,一路过关斩将胜过了《大圣归来》。笔者也深深为这部动漫电影,不!是法律宣传片所打动。

  哪吒一开始就颠覆了“头戴乾坤圈,臂绕混天绫,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传统形象,成了调皮捣蛋的熊孩子。其实,在调皮捣蛋顽劣外表下,哪吒拥有着一颗期待被认可的心,于是他踏上了一条艰难的成长之路。在三年的时间里,他打破偏见、命运抗争,在父母的爱和宽容中克服魔性,逆风翻盘。笔者认为这部优秀法律宣传片讲述了一个最简单、最实用的预防犯罪方法,就是打破成见,宽以待人,去相信这个世界会变好。

  一、哪吒不过是少年犯罪的缩影

  电影开端是一粒珠子,是一粒可以吸收天地灵气的混元珠,吸收了灵气的同时也吸收了魔气,导致它善恶不分。元始天尊将混元珠炼化,分别形成灵珠和魔丸。元始天尊本计划将灵珠投胎至陈塘关总兵李靖家,吸收了灵气的孩童出生后,走上正道,可以成仙封神。而魔丸则会在出生三年后被天雷取命。

  魔丸转世的哪吒出生之时,就闹得前来看热闹的人仰马翻,这让陈塘关所有的老百姓都认为这是不祥之物。他们所有人都把哪吒当做妖怪,成见在这时就已经在心里种下了,即使他还什么恶都没做。

  因为哪吒出生就背负着魔丸恶名,不被陈塘关的人所接纳,所有村民都无缘由地畏惧他、排挤他、厌恶他。他没有朋友,有个小女孩想和哪吒一起踢毽子,哪吒很开心,但是大人却一把将小女孩抱走,他们还向哪吒扔石头,骂他“妖怪”。

  二、父母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面对顽劣调皮的孩子,最不该放弃他们的人是父母。李靖和殷夫人想方设法告诉哪吒“其实你是灵珠转世,要修炼法术斩妖除魔,你将来要拯救天下于水火中。这样就可以让百姓们接纳你。”哪吒信了,他练功除妖,从海夜叉手中救出小女孩。可是村民们却执意认为是哪吒抓走了小女孩,不仅骂他妖怪,还拿着农具集体来讨伐他。

  一个人被认定了是“坏人”,怎么做好事都会被质疑。每次感受到外界对他的恶意时,哪吒自己也魔性上身,破罐子破摔。再加上申公豹告诉哪吒,其实他根本不是灵珠转世,而是魔丸化身,注定要被厌弃时,他认命了,他自暴自弃了。

  反正自己是魔,注定要做恶事的,开始魔性大发,甚至险些杀了自己的父亲,这时候的哪吒开始朝着别人成见的方向发展,成全了那些成见。这时候,哪吒的父母依旧没有放弃孩子。性格火爆,斩妖除魔的殷夫人抽空也要陪哪吒踢毽子,给哪吒做好吃的,用最好的温柔哺育儿子。

  嘴上强硬,内心深爱儿子的李靖,不惜舍弃自己的面子,帮助哪吒得到世人认可。李靖毫不犹豫地选择用自己的命来替儿子受死,这个举动也使哪吒克服了魔性,学会了责任与担当,勇于面对命运。现实中无数父母深沉的爱,汇聚到这两个人物形象上,打动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三、案例重现,不要被成见所禁锢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样努力都搬不动。”这是这部电影里直戳人心的一句话,让每个观影的成年人也能感同身受,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活在别人的成见里,抑或是有成见的去评价他人。如果这些成见连你我成年人都接受不了,何况是哪些未成年的孩子呢?

  小魔童哪吒面对成见之时身边至少还有他的父母,而在佳杨(化名)的记忆里,“家”是个冰冷的字眼,那里永远充斥着父母歇斯底里的争吵,邻居总是对他指指点点,没有人真正关心过他。打记事起,他宁可饿着肚子在家门外转悠也不想进家门,这种境况在他初中毕业时以父母离异而结束。此后,母亲远嫁他乡,父亲再婚,很少有人来过问他,他出生仿佛是一个玩笑,在家庭教育缺失、温饱都成问题的情况下,佳杨实在受不了邻居们的指指点点,背井离乡开始在社会上颠沛流离。

  “犯罪嫌疑人佳杨,17岁,云南昭通人,于2017年3月伙同他人采用威胁、恐吓手段在人民西路弄堂内劫得被害人人民币20元,因涉嫌抢劫罪被取保候审。”看完卷宗,我不由掩卷沉思,一个不满18岁的孩子到底身处怎样的窘境,才会为了20元去抢劫?

  四、没有孩子不渴望被接纳

  不要轻易去评价别人,因为你没有经历过他的人生。当我在帮教基地见到了佳杨时,我还是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瘦小俊秀的少年会是抢劫犯罪嫌疑人。他拘谨地坐在我对面,两只手紧张地相互揉捏着。他的脸颊苍白,眼睛很大,黑瞳仁里有些迷惘,一旦碰到我的目光便立即躲闪开去,低头垂视地面。经过交流,我了解到佳杨所接触的成见对他影响太深刻了,周围同龄孩子父母都是避之不及,背上似乎早被打上了“坏孩子”的烙印,于是认识了混社会的“力哥”,并参与了他们组织的抢劫犯罪。

  一个始终不被家庭所接纳和善待的孩子,是多么渴望温暖与认同。佳杨口中的“力哥”对他这个小弟其实不算关照,偶尔还要捉弄他,可这也让缺乏关爱的少年感到温暖,发自内心愿意和他们在一起,甚至最后明知他们在干犯法的事儿,也没打算退出。考虑到佳杨的初犯、从犯情节,江阴检察对其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给了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我们告诉他:“永远不要在意那些成见,只要做好你自己的事情,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佳杨早已回归了社会,如今在饭店里当厨师,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或许对他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五、没有什么天生的罪犯,只有缺失教育的孩子

  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华生的这个论述或许太过绝对,但是教育环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育环境一般包括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教育环境三个方面,而家庭教育环境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2014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抽取调查了100名少年犯,同时随机选取2所中学的100名普通初中生作为对照组抽样调查,从家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用以考察未成年人犯罪与监护人教养责任的相关性。

  调查结果显示,51%的少年犯来自单亲、继亲或婚姻动荡家庭,而这一比例在普通学生中仅为8%;双亲健在的未成年犯中,父母关系较差或一般者达近66.7%,远高于普通学生的比例。

  六、播散善的种子,愿每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

  哪吒的设定可能是借鉴了龙勃罗梭所描述的“与正常人不同的特质或因素,犯罪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天生犯罪人,科学已经证伪,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成见确实根深蒂固的。

  “父母是罪犯,小孩长大就一定是罪犯”、“小小年纪不学好,长大肯定坑蒙拐骗”、“他家里那么穷,这新衣服肯定是偷来的”......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耳熟,其实在每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有人多教他一点明辨是非,多给他一些关心,可能涉罪未成年会少很多吧。

  每个法律工作者在面对涉罪未成年时,尝试多了解一下他的家庭、环境、内心,给予他包容和等待。面对错误,能正确认识,并引导其改正,这或许是我们每一个法律工作者可以做到的。佳杨后来给我写了一张明信片,上面有这样一段话“我的生活考验总是带着成见而来,但每每在你们这些温柔的目光和希望中,我都会收获到穿越阴霾的勇气,是你们让我相信所有的困难都只是暂时的,一切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编辑:王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