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检察机关要想推进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想实现‘争当全省检察机关科学发展排头兵、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示范院’的目标,最根本的是要把检察人才建设作为核心课题和基础工程,全力打造检察人才高地,使检察人才成为我们无锡检察最可依赖的优势、最具潜力的品牌。”在全市检察人才建设会议上,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俞波涛说。据悉,单独以检察人才建设为主题召开全市性会议,在无锡检察发展史上尚属首次。此次会议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检察人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机制举措,无锡检察下一步将聚焦人才集聚效应的发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全力构筑检察人才高地,为推进新时代检察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近年来,无锡市检察院新一届党组坚持把检察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第一资源和“核心动力”,强力推进人才兴检战略,专门出台《关于加强检察人才建设的意见》,勾勒未来10年检察人才建设的蓝图。
而就在过去的一年,无锡检察机关共有35名干警在省级以上竞赛、评比中取得较高荣誉,涵盖公诉、侦监、案管、控申等各个业务条线,“目前,我们有两名全国检察院专家、两名全省检察业务专家,四名‘国字号’业务标兵和能手,省级以上检察专门人才63名,无锡检察人才建设有了不小的规模,检察人才建设初具成效。”俞波涛检察长告诉记者。
坚持皆可成才、唯才是举注重在实战中选拔人才
人人皆可成才,在无锡检察机关可不是一句套话。一个个年轻检察官的成才故事,为之作了较为完美的诠释。
2009年8月,姚文文大学毕业进入原崇安区检察院,分配到自侦部门工作,一去就“上案件”。小姚说:“昨天还在教室,今天就在审讯室了。”在四年自侦办案中,他不断积累,从检察新人成长为办案能手。2013年8月,领导安排姚文文到案管科工作,他担心自己无法胜任这项工作,主动向领导表达了自己的顾虑。领导当时就送给他三本书:《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规则》《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并说了一句:“三个月之内把它们好好地弄熟,这是在案管安身立命的基础。”接连而至的压力,激发了姚文文更大的动力。那段时间,这三本书他从不离身。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业务部门的办案人员对于姚文文的电话都非常熟悉,因为当他发现了问题,一定会不厌其烦地督促承办人去整改。小姚说:“一个合格的案件管理人员,要能敏锐地发现办案中存在的各类质量问题,并一门心思去督促纠正这些问题,这就是案管人的核心价值。”刻苦钻研,使姚文文迅速成长为案管工作的行家里手。2016年8月,在首届全省检察机关案管业务技能竞赛中,他获得“全省检察机关案管业务标兵”称号。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卫介绍:“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是市院党组给两级院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我们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意识,鼓励检察干警把个人发展轨迹搭在检察事业的需求线上。”
压担子,搭台子,让年青干警有机会出彩。2010年考进江阴市检察院的张涛,2015年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未检业务标兵。他深有感触地说:“回想第一次讲课、第一次办案的经历,都是工作没多久自认为还在学办案的时候就要上战场了。遇到问题只能迎头而上,只能逼着自己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试想如果当初没有院里的安排与规划,没有及时地给我们压担子,或许我们的成长之路会慢很多。”
滨湖区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张子扬,是2016年全省优秀公诉人。说起自己的第一次演讲,小张还记忆犹新。那时他刚工作半年,有一天领导让他念了段散文后说:“不错,可以代表本院参加全市公务员演讲比赛。”从没演讲过的张子扬顿时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没办法,那段时间他像着了魔似的练习演讲,最终获得二等奖。小张说,现在在法庭上的气场,还要得益于那次演讲比赛的历练。
这些年,无锡两级检察机关在制定人才长远发展规划的同时,通过压担子搭台子、岗位练兵、赛场选马等机制,为一个个像姚文文、张涛这样的年轻人提供崭露头角的机会、施展才华的舞台。俞波涛检察长说:“我们坚持‘有激情、有办法、有担当’标准,唯才是举,真正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让德才兼备的人展示风采。”
注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检察人才集聚效应
有识才的慧眼,更要有用才的气魄,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广阔天地。为防止检察人才标签化,无锡检察机关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个体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集聚效应上动了不少脑筋、花了不少心思。
市检察院研究室员额检察官韩彦霞致力于检察制度发展、检察机关自身建设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相关的国家级课题5项,因调研成绩突出,被苏州大学检察发展研究中心和江苏省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聘用为研究员,同时被评为首批全国检察机关调研骨干人才。江阴市院公诉科员额检察官吉静静发挥个人特长,带领部门干警在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取得了较好业绩,在公诉条线举办的首期“公诉课堂”上,为公诉干警就该类案件办理和庭审多媒体示证进行交流辅导,有效提高了公诉干警办理该类案件的能力。据王卫介绍,市检察院探索建立了“无锡检察智库”,根据智库人才所处岗位和研究方向,组成专业小组,发挥在检察实务中的参谋助手作用,为检察机关抓好主责主业提供理论支撑。
这是一个让办案的检察干警足以自豪的场景:在马某某走私普通货物案件的庭审中,一名被告人在最后陈述环节说:“我想表达对邵检察官的感谢,感谢她为我们案件所做的工作,我要先对她鞠个躬。”无锡市院公诉处最年轻的员额检察官邵宁说,那一刻自己挺感动的。她坦言,虽然司法惩治不一定能实现司法教化,但至少我们可以努力。哪怕只是一次提审的交谈,一次公诉意见的发表,一次与被害人家属的会面,都可能改变当事人偏差或有错误的想法和观念,从而改变他们之后的生活和命运。司法的温度和公信力是靠我们做的一件件小事累积起来的。
强化比学赶超、示范带动营造浓厚的聚才氛围
在无锡检察系统,新吴区检察院是个仅有74人的小院,近几年却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全省获奖的检察官,孙宁当选全国优秀公诉人、于颖获得“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标兵”、朱大炜获“全国检察业务标兵”、师夏获全省“刑事执行业务标兵”、牛治国获全省“案件监督管理业务能手”。2017年5月,在孙宁、于颖、师夏等相继获奖后,该院还专门发布了《向全国、全省检察机关业务竞赛标兵、能手学习的决定》,掀起了一轮比学赶超的热浪。“比你年轻、比你长得好看、比你优秀的人这么多,他们这么拼,自己不努力,简直没有活路。”1985年出生的师夏笑言。
这是无锡检察干警普遍的精神风貌。近年来,无锡检察机关重视发挥人才引领、示范作用,营造积极向上、争当上游的集体氛围,让每一个人都干劲十足。全市范围内组织检察人才与青年干警结对传帮带,传授经验,促进成才,使检察人才代有传人。梁溪、锡山、惠山、新吴等基层院开展以结对子为主要内容的“青蓝”工程建设,注重构建人才梯次队伍。全国未检业务标兵、江阴市检察院的张涛说:“刚进院,为了尽快帮助我们摆脱青涩,院里制定了青蓝计划,给我们因人制宜地安排了师傅。师傅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更让我们领会一个单位的精神,让我们自觉认同单位的价值,自觉地践行单位的宗旨。精神传承到位了,每个成员都会自觉地奋进,为单位更好的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俞波涛检察长说:“无锡检察机关将进一步落实‘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聚人心’的措施,积极推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的政策,使检察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检察事业的成就感和对检察工作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