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阴日报》马路上看不到“小飞龙”了
2019-11-05 14:09:00  来源:江阴市人民检察院

  “最近校园周边的‘小飞龙’都不见了,道路安全隐患减少了。”前天下午,在某小学门口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陈军对前来回访的市检察院检察官说。

  “小飞龙”是市民对未经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许可生产的,以电力(燃油)驱动,且不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公共标准的三轮、四轮机动车辆的俗称。在回访相关部门及人员过程中,检察官发现,曾以“马路杀手”闻名的“小飞龙”在江阴已退出人们的视野。

  2017年12月13日,一起交通肇事案被移送至市检察院审查起诉。李某驾驶的电动四轮车无号牌、无保险,不符合相关安全技术标准,属于非标电动车。“李某无证驾驶非标电动车的行为不仅违反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也损害了公共交通安全。”在对李某以涉嫌交通肇事罪提起公诉的同时,检察官倪桂新向负责公益诉讼的检察官移送了该线索。

  通过梳理近年来市检察院办理的交通肇事类案,该院第五检察部检察官梅锦华发现,2017年以来,因驾驶非标电动车导致他人或自身重伤甚至死亡的案件有18起,在所有交通肇事案中占比达27%。虽然国家明确规定非标电动车不得上路,但市场上仍有非标电动车出售和使用。

  市检察院立刻启动公益诉讼调查程序,充分利用智慧公益诉讼平台,通过平台专线网、地图定位等功能对全市电动车销售、维修点进行了统一梳理,锁定了部分乡镇重点区域,走访排查电动车销售、维修点30余家,并对涉嫌生产、销售非标电动车的经营点进行调查取证。

  今年7月,市检察院向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全市范围内中小学、幼儿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巡查、执法力度,依法对辖区内生产、销售电动车辆的单位进行排查。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协作,合力部署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查上下学高峰路段、时段非标电动车上路行驶的具体情形,共查扣非标电动车47辆;全面排查非标电动车的生产、销售情况,累计检查销售、维修单位1058户,并对相关违法经营者依法立案查处。

  “通过检察建议的推动,我市各职能部门共同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实现了非标电动车的系统治理,有力守护了道路交通安全。”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编辑:王苏燕